
《蜗牛的房子》托班语言教案及反思
作为一名教师,常常需要准备一份教学计划,而这一份教学计划是教材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。那么,如何撰写有效的教学方案呢?下面是针对本节故事的一份教学设计方案。
【活动目标】 1、理解故事内容,了解蜗牛身体的外形特征。 2、学说象声词“轰隆隆”、“哗啦啦”。 3、萌发关爱动植物的美好情感。
【活动准备】 1、在饲养角养殖小蜗牛,带领宝宝观察。 2、雷声、雨声录音磁带,《蜗牛的房子》故事磁带,录音机。 3、《蜗牛的房子》课件。
【活动过程】
一、播放教学视频:
教师一边说一边操作课件。
师: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只可爱的小动物,宝宝们,看,它是谁?(小蜗牛)
二、听故事:
1、教师分别播放打雷、下雨的录音,引导宝宝倾听,并学说象声词“轰隆隆”、“哗啦啦”。
2、引导宝宝学说“轰隆隆”、“哗啦啦”等形象化的语言。
3、引导宝宝感受小蜗牛的生活,思考与故事之间的情感联系。
三、播放课件:
1、逐个播放课件内容,边讲边问,引导宝宝观察并讨论。
2、完整讲述“天晴了,太阳出来了,小蜗牛们快再出来玩吧”这一情节。
四、游戏环节:“小蜗牛避雨”
- 做成一个模仿蜗牛自由爬行的动作游戏,并在适当时听到“轰隆隆”、“哗啦啦”的声音,宝宝紧缩身体。
- 教师引导宝宝讨论并总结:天空中飞来好多黑黑的云彩,发生了什么事?地上有什么小动物?树上的小鸟在和谁说话呀?
【活动延伸】
1、在阅读区摆放故事磁带、幼儿用书等,供宝宝经常听一遍。
2、在宝宝做自由活动时间播放说唱儿歌《小蜗牛》,感受故事中的生动对话。
【教后反思】
托班年龄的孩子,语言理解能力有限,因此在教学过程中:
1、教师语言不够精炼,问题设计缺乏针对性。
2、教学环节安排较为简单,未能充分激发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。
3、活动内容较为零散,缺乏形式性练习。
总体来说,活动安排合理,但在实施中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,以提高宝宝学习效果。
通过这一节的故事教学,让宝宝们不仅掌握了语言的技巧,更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感与智慧,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