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诗歌社团工作计划4篇
在生活、工作和学习中,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歌吧,诗歌具有语言高度凝练、篇幅短小精悍的特点。究竟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?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诗歌社团工作计划,欢迎大家分享。
- 活动目的:
- 通过各项活动,拓展学生的朗诵水平,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;
- 培养朗诵新秀。拓宽学生视野,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,在文学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,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主动探究、团结合作、勇于创新的精神;
-
4、深化素质教育,通过朗诵诗社开展的表演、交流研讨等活动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,同时让学生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。
-
活动内容
- 上课老师宣布诗歌朗诵会的意义、活动设想及注意事项;
-
每位同学认真收集自己喜欢的诗歌,并要谈谈自己喜欢这首诗歌的原因;
-
组织学生将收集到的诗歌相互交流,并互相朗诵,作好准备;
-
诗歌社团工作计划1 时间:周五下午第三节课
地点:阶梯教室
活动目标:
1、以大课堂、小小组等形式,通过讲座、朗诵等活动,激发学生自信、勇敢的潜能,要求认真读好每一个阅读材料,提高普通话水平。
2、把朗诵、演讲、舞台表演等各种方式整合起来,培养“声音塑造形象”的理念,鼓励学生用心诵读,努力培养出优秀的“广播主持人”。
3、健全组织(设社长一人,副社长两人,小组长七人),在辅导老师的组织下,有计划、有目的地开展好各项活动,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,在活动中收获,在活动中成长。
4、深化素质教育,通过朗诵诗社开展的表演、交流研讨等活动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,同时让学生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。
活动时间:11月9日晚上7:00——
活动地点:多功能厅
活动对象:7——9年级全体学生,各班可以在班级内先进行选拔,做好辅导,评选出优秀参赛选手。
比赛规则: 1、参赛内容健康,积极向上,切合主题,适合中学生朗诵;
2、参赛采取抽签为序。
3、参赛选手可脱稿、可朗诵。
4、参赛选手必须用普通话朗诵。
5、每号选手朗诵时间3——5分钟。
6、参赛人数每班一篇,朗诵形式不限。
7、指导教师于11月4日将朗诵材料打印10份上交教研组。
评奖办法:
1、评分采用十分制:
(1)作品内容:作品主题鲜明突出、有思想性。内容积极向上、意境深远。(3分)
(2)语言表达:语言标准、语调自然、流畅。(3分)
(3)表演技巧:参赛者能正确把握诗歌内容;声情并茂,朗诵富有韵味和感染力,能与观众产生共鸣。(2分)
(4)整体印象:参赛者衣着得体,与诗歌内容相协调。(1分)表情自然、举止大方。(1分)
2、奖项设置:评出一等奖1名,二等奖2名,三等奖3名。
3、本次比赛设优秀指导教师。(凡参赛选手获奖为优秀指导教师)
4、如须配音朗读,提前和赵磊老师联系。
活动分工:
会场布置:高云翔万志斌
主持人培训:罗小娜杨小燕计分:宗婧姜延丽高巧玲音响:赵磊
十一、安全保卫:
樊万有、米泽星、张铁
十二、其他未尽事宜,另行通知。
诗社工作计划4篇
为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,提高同学们的朗读能力,校体卫艺处、校团委和中学语文教研组的共同协商,筹划举办思源实验学校第一届“诗歌朗诵比赛”。计划如下:
一、参赛选手及名额
七年级每班选派一个节目参加比赛,每个节目参加人数不得超过6人。为保证比赛的水平,由语文教师对本班参赛选手进行朗读指导。
二、朗诵题材的选定
诗歌内容要求积极向上、古代诗歌、现代诗歌均可。
三、比赛配乐
自行准备,交由语文组统一安排。
四、比赛地点
暂定409多媒体教室
五、比赛时间
暂定为十二月上旬
六、比赛评委
校领导及语文组教师
七、奖励方案
设置一等奖1名。二等奖2名。三等奖3名。优秀奖4名。
八、比赛计分办法
去掉一个最高分,去掉一个最低分,取其平均分。
九、比赛统分
请三名学生计算,语文组安排一位老师实时监控和指导。
十、比赛主持
从学生中选出两名普通话水平比较高的学生担任主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