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孔乙己后传-六年级-记叙文
记得那是一个阴沉的下午,我站在教室门口等他。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地面上,发出轻微的沙沙声,仿佛有什么东西在默默无声地等待着我。
"同学们!马上就要举行祭坛仪式了!"班主任宣布道。我惊讶地抬头望向窗外,天色已经大亮,电闪雷鸣的雷声裹挟着狂风暴雨袭来。我的心跳得厉害,手心有些发凉。可这是我第一次要和父母一起参加这样的仪式。
教室里一片寂静。我深吸一口气,开始回想起自己的童年。记得那年夏天,家里人在一起吃饭时,听到一声清脆的响动,是爸爸在厨房里忙活。我看见爸爸从一个柜子上把一盒火柴扔到了桌子边缘——那时我的妈妈也给我买过火柴,可她现在已不在家了。
"孔乙己啊!"妈妈的声音突然响起,把我拉回现实。我转身看到妈妈蹲坐在沙发上,手里拿着那盒红的小火柴。"爸爸,你把火柴放进火盆里,慢慢烧开,等锅里的水沸腾时,就用开水烫一下……"妈妈的话让我愣了一下。她似乎感觉到了什么,突然剧烈地呼吸了一下。
看着妈妈忙碌的身影,我的心一下子沉了起来。我站在教室门口等了一会儿,终于听见班主任的脚步声了——我听到班主任在说:"同学们,祭坛的仪式马上就要开始了!"
当班主任宣布要开始的时候,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。那是一个穿着红色大衣的男孩,手里拿着一把小刀子,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。他正站在讲台上,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。
"孔乙己啊,你刚才是在回忆那些年的点点滴滴吧?"班主任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,"请记住,在你的成长路上,除了父母给予的爱和鼓励,还有你自己最值得尊敬的人——你的内心的力量!"
我转身看着那个男孩。他站在讲台上时,眼睛却紧紧地盯着黑板上那句古老的句子:"孔乙己,系也子第九十九代孙,此人大器晚成,日后心将脾睨群雄,振我儒家!"
我的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。我知道,这就是孔乙己的故事——一个在家庭仪式中感受到自尊与责任感的少年。
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。我望着窗外飞速走过的脚步声,心里却异常感到不安。这不仅仅是一次家庭仪式,更是一次关于自尊与责任感的深刻探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