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
目标:1.能理解作品的内容,根据故事中的描述猜出波波画的内容;2.乐意像波波一样尝试画一些圆形物品。
准备:1.出示故事《爱画画的波波》,并引导幼儿观察其基本外形特征。2.提供布袋木偶小猪一只。
过程:1.引起幼儿欣赏故事的兴趣,教师提问:你们看到了什么?小猪波波画的是什么呢?2.教师结合挂图再次完整地讲述故事,并帮助幼儿分析理解波波画的圆圈内容。3.教师引导幼儿记录绘画的内容。4.教师带领幼儿观察“小绵羊”,并要求他们想象如何为它设计美观且温暖的造型。
建议:1.教师或家长记录幼儿绘画内容;2.提供大小不一的圆形纸张,供幼儿进行拼剪和添画创作活动。
评价:1.能猜测出波波画的是圆圈形物品;2.能够大胆为小绵羊设计一个漂亮的造型并用语言表达。
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:《可爱的小绵羊》活动设计
一、授课班级:小班
二、内容分析:本活动中,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的特征,并激发其为动物设计造型的兴趣。小绵羊作为小朋友熟悉的小动物之一,能吸引他们的兴趣并帮助他们在情感体验中学习创作技巧。
三、幼儿分析: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弱,但他们对真实存在的物体有较强的好奇心,因此喜欢观察和参与互动性活动。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将纸张拼接成生动的圆圈形象,并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并展示作品。
四、设计思路:小绵羊毛茸茸,可爱的小猪波波画出了一串圆圈形物体——"毛茸茸的小绵羊"。教师通过引导思考的方式,帮助幼儿感受创作的乐趣和创造力。
五、具体设计思路与设计意图:1.观察小绵羊的基本特征并激发其尝试改造的兴趣;2.启发幼儿在操作材料中探索圆圈形的形状;3.鼓励幼儿大胆为小绵羊设计不同风格的造型,并在过程中表达自己的创意。
六、活动目标:1.让幼儿了解圆圈形物体的特点;2.激发幼儿尝试改造的能力,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参与创作的态度。
七、活动准备:1.提供课件《小绵羊》;2.布置“小绵羊”的情景图片,并准备圆形纸张;3.为每个小猪设计一个圆圈形的小房间(可用于创意设计)。
八、活动过程:1.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小绵羊的基本特征。2.引导幼儿利用手上的小纸条尝试拼接,记录绘画的内容,并分享自己的创作灵感。3.教师引导幼儿为小绵羊设计一个漂亮的圆圈形造型,并要求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创意。
九、作品展评:1.展示各组的创意作品,鼓励孩子们在作品中发现更美的圆圈形图案;2.教师给予孩子们鼓励和赞扬,帮助他们提高创作的兴趣。
十、活动结束:教师带领小班幼儿离开活动室,前往阳光明媚的地方晒太阳,结束本次美术活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