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```html
岑参的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
岑参(1923年-1990年)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。他被誉为“边塞诗仙”,其作品记录了边塞风光与个人遭遇,展现出浓郁的情感色彩。
【教学过程】
一、导入
教师:泰山,五岳之尊。大家生活在泰山脚下,真是一件幸福的事。曾有不少诗人对泰山进行过歌咏,你能说出一首这样的诗吗?好,一起朗诵杜甫的《望岳》吧。
学生:齐诵《望岳》。
教师:杜甫有一位比他小三岁的好朋友,叫岑参,他是一位著名的边塞诗人,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他的诗歌《白雪歌》。
二、读诗
教师:学诗首先要读诗,大家以前是如何读诗的呢?
今天我们丰富一下读诗的方式,可以个人读、合作读;可以诵读、演读、唱读。当然大家还可以创设自己喜欢的其他方式。
学生:自由读诗,小组交流,准备展示。
三、品诗
1、简说诗中之奇
教师:边塞诗的特色之一是描绘边塞奇异风光。岑参作为唐代边塞诗人,他的突出特点就是好奇、心灵的观察。他用好奇的眼睛观察世界,他用好奇的心灵感悟世界,并把它们化作涓涓文字流淌于笔端。
学生:默读,说发现的奇。
预设:
p 胡天八月即飞雪—>胡天奇冷,飘雪奇早。
p 千树万树梨花开—>雪花其繁,雪花奇美。
p 瘦素海阑干百丈冰—>瘦素奇阔,结冰奇厚。
p 镜头铁衣冷难着—>胡天奇冷,将士奇苦。
p 愤云惨淡万里凝—>愁云奇多,彤云奇密。
p 若若暮雪下辕门,风掣红旗冻不翻—>风威奇大,雪天奇冷。
p 去时雪满天山路—>路雪奇厚,担忧奇多。
p 山回路转不见君,雪上空留马行处—>山路奇迂,情义奇深.
(提示:如果学生说得不够全面,教师可以抓住其中的奇,进行引导。如刚才有的同学说到了天气奇冷,诗中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这一点呢?请快速找出来。
)
2、描述诗中画面
教师:读着诗歌,诗中奇异的景色仿佛一幅幅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。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画面,试着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出来,选一句或者两句都可以。写完与小组交流,修改完善,然后选代表在全班展示,看哪个组描述得最精彩。
学生:个人描述画面,小组交流
学生:集体展示
教师:穿插有关资料引导讲解。
(1)引导深解名句
教师:岑参最喜欢梨花,在他的作品里,曾多次写到梨花,请看屏幕,一起朗读一遍:
p 长安柳枝春欲来,洛阳梨花在前开。